基金为什么跌了加仓涨了减仓
跌了加仓是为了降低成本,涨了减仓是为了落袋为安。
我来给你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这个过程:
如果基金跌的时候不加仓的情况:
假设你买了1万元的基金,单位净值1元,这个时候你就有1万份这个基金了,持有一年,中间跌了20%,后来又涨回来了,还涨了50%,单位净值成了1快5,那么最后你就得了1万5千元,收益5千。
如果你在基金跌的时候补仓的情况:
同样的也是1万元,假设你开始买了5千元,基金净值1元,这个时候你持有5千份基金,后来跌了20%的时候,单位净值变成了0.8元,你又补了5千,这个你买入的就不止5千份了,而是6250份,一共持有1.250万份基金了,等基金同样涨回1.5元的时候,你的基金收益就是16875元了,赚了6钱多,比前一种方法多了10%的收益。
这样讲你是不是就懂了,为啥要跌的时候补仓了呢?
知道跌的时候要补仓,也要会补仓,不能一次补完,要一次补一点,因为我们不知道基金到底还要跌多久,所以我们不能一次把钱全花完。希望我的回答对买基金的朋友有帮助。
十万块放进基金里,多久能变成一百万
2010年底,我妈妈去银行存钱的时候,被银行的人推销买入一只基金,3万元。
2020年底,打开账户看了一眼,3万现在是3.66万,她说还好没亏。
10年前,银行一年期定存的利率是2.75%,五年期定存利率4.55%,当时五年期国债的收益是4.6%,那时候还没有什么银行理财产品。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不管在银行买什么,最终收益都比买那只基金强。
基金10年收益22%,但是管理费,每年1%,托管费0.22%,十年收了12.2%。
我不否认,好的基金确实可以给投资者带来很好的回报,但并不代表所有基金都能给投资者带来体面的回报,有一些基金甚至会出现亏损。
所以,如果基金选错了,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达到10倍的回报,让10万变成100万。
到目前,公募基金中,仅有56只基金,经过十余年的不断上涨,最终完成了十倍的收益。
这些基金除了极个别几只以外,大部分都在2006年之前发行,也就是说赶上了第一轮牛市的红利。
其中涨幅最大的是华夏大盘精选混合,2004年8月11日发行,累计上涨超40倍。
从跌幅榜来看,最大跌幅的基金,成立以来至今的跌幅约20%。
但这个数据并不完全真实,因为有一些基金在中途因为跌幅过大,直接清盘了。
不过从目前还在运营的基金来看,绝大多数基金,都取得了相对比较可观的正向收益回报。
比起买股票的1胜2平7亏,只要不是在山顶上买入基金,做到7胜2平1亏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直接从十倍的基金中做选择,其实是一件相对比较困难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们按照平均的年化收益率来寻找好的基金,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那些能达到10倍收益,顶级的基金,平均的年化回报在15-20%居多,极个别超过了20%,而认定一只基金为优质基金的标准,是平均年化回报做到10%以上。
所以,根据平均年化10%,我们来选择基金,那可以选择的面就非常广了。
不过,基金选择还是有一些技巧的,十倍的基金是一场长跑,并非短跑,所以我们要从多个维度去挑选。
平均年化收益率这里的平均年化收益,需要把时间拉长一些来看更合理。
就比如2005年发行的基金赶上了2006-2007年的牛市,2008年发行的基金则是在熊市之中,平均的年化收益率肯定是不一样的。
近两年发行的基金,很多都是赶在了2016年熊市末期,2018年熊市末期发行,所以年化回报率会更高一些。
而现在处于牛市的中期,所以选择基金的时候,如果不懂得择时,就需要把周期拉长来看,尽量把起点定在相对合理的位置,测算平均年化收益率。
基金业绩排名基金的业绩排名一定是要做参考的,如果想找到长跑冠军,那么就要多看每一年的业绩情况。
很多人喜欢参考1年内,半年内的业绩排名,其实这个并不准确。
建议参考1年,2年,3年,5年的业绩排名,寻找每年都能在同类型基金排名前30%的优质基金。
一只基金如果能长期在同类基金中占据前30%的席位,那基金的稳健程度和操盘能力一定是顶级的。
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基金经理是基金的掌舵人,可以理解为一艘船的船长,船能航行多远,主要就看船长的掌舵能力。
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数据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主要看平均的年化回报率。
参考基金经理的业绩比参考单只基金的业绩回报率更有意义一些,因为有一些基金经理同时掌舵多只基金,风格不同,有一些收益高,有一些收益就低。
所以,参考所有该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历史平均业绩回报率,更具有参考价值。
当然,尽量避免选一些从业年限较短的基金经理,一般至少3年以上起步,5年以上更具有代表性。
基金的历史最大回撤率长跑冠军一定不会中途大幅度的掉链子。
也就是说,长期走好的基金,一般回撤控制都比较好。
毕竟行情不会一帆风顺,每天上涨,市场总有牛市和熊市。
所以,熊市里我们要参考基金的最大回撤率,确保万一买在了基金的相对高位,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损失。
同样收益率的基金,最大回撤越小,对于投资者来讲越好,因为买入的时间不用做太多的选择。
基金成立时间基金成立时间最好是3年以上,时间越久越具有代表性和参考价值。
基金成立时间短,并不能说明不好,只不过从短跑的角度来分析是不是一名合格的长跑运动员,并不合理。
基金的规模基金的规模,5-100亿,应该都不错。
优质的基金一定规模不会小,因为募集起来比较方便,平时买入的人也比较多。
但是基金如果已经达到数百亿规模,就要注意一些了。
因为基金规模过大,会导致基金的运作难度增加,所以很多基金经理会选择通过基金分红的方式,降低对应的规模,确保基金正常的运作。
基金公司历史证明,大的基金公司,小的基金公司,都能创造出高回报的基金。
但大的基金公司,高业绩回报的基金显得更多一些,占比略高一些。
可见基金公司本身的实力,也是决定基金回报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优秀的基金公司,往往有更优秀的基金管理团队,投研能力,尽调能力也会更强一些。
如果一只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12%,那么6年两倍,12年四倍,18年8倍,20年左右可以涨10倍。
虽说20年很漫长,但是如果现在投资50万,20年后能有500万的资产,其实也是非常可观的。
不是基金不赚钱,而是得想办法挑选出好的基金。
好的基金比起好的股票更容易挑选,原因是上市公司本身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制约和影响,导致发展遇到瓶颈。
而基金本身是一个投资者,好的投资模型和眼光,能让基金的业绩保持稳步增长。
对于普通投资者,与其在股票市场搏杀,不如在基金市场里踏踏实实挑选好的品种,让基金帮你做投资。
基金转换和卖出有什么区别
基金的转换和卖出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该收的手续费1分也不会省下来,只是在时间上省了50%而已。
我不知道有朋友说可以省申购费和赎回费是怎么理解的。
转换这个功能我已经用过很多很多次了,唯一可以省的就是时间。
正常情况下卖出A基金再买进B基金,大概需要四天时间,当天申请卖出,第二天下午3点后资金到账,第三天买入B基金,第四天才能确认买入成功。
而选择基金转换只要当天申请,第二天就可以确认卖出,同时转入的基金也会确认买入,第三天便可以看到收益。
如果非常看好一支基金,而手中又没有多余的资金,此时转换功能就派上用场了,如果是同类型的基金,比如都是沪深300指数基金,就没有转换的必要了,因为换来换去,收益也不会相差太大。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所帮助。
基金金额有100为什么只能卖出60
基金金额是100元,但是基金是按份额和净值计算的,不一定是一天一份额,有的净值高,100元折算成份额就是60,卖的时候也是按份额卖,以当天15点的价格为准进行金额折算。
什么是单位净值买基金为什么要参考单位净值
单位净值的定义和算法通俗易懂,然而,只是知道这个概念并没有什么卵用
买过基金的人都知道,我们日常在交易的时候,单位净值就是交易的价格,买的时候按照单位净值买入,卖的时候按照单位净值卖出,拿到手的份额就是买入的资金扣掉各项费用再除以单位净值。
看上去基金的单位净值也就是基金的交易价格,似乎没什么特别。
单位净值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我们随手查下百度或者翻下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各种文件告诉我们,基金的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基金的份额。基金的净资产只能等到股市收盘后的晚上才能计算出来,所以基金净值总是在晚上7,8点以后才会公布。
了解完这些概念花不了大家5分钟时间,然而,就像我们知道了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知道这些看上去无比正确却没有什么卵用的知识点并不能帮助我们在基金投资上赚钱。
那么,单位净值这个基金最重要的指标最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重要信息呢?
基金设置单位净值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基金运营过程中的很多问题要想探索完单位净值的奥秘,我们要先从基金的日常运营说起。
我们假设有刘备关羽张飞共同成立了一个“蜀汉基金”,并且委托了诸葛亮来作为这个基金的管理人,每年给诸葛亮20万做为管理费。基金成立的时候,刘备出了500万,关羽出了300万,张飞出了200万,合计1000万。3人许诺言,基金赚到的钱按照各自的出资比例平分。
净值要扣除日常运营费用
基金运营没几天,诸葛亮连抓3个板,基金总资产就变成了1300万,诸葛亮就有点不乐意了,这种涨法,到年底我可能就能给你们赚了2,3倍,我就拿20万的管理费影响我干活的积极性,管理费得按照实际的资金规模来,1300万得按比例给我26万。刘关张们一想,诸葛亮提的要求也不过分啊,于是,他们一合计,就同意了一个新的方案,管理费根据年费率按天计算,这样要是做亏了还能少交点钱。诸葛亮想了想,就按这个方法干。
新的算法是这样,2%的年费比例,按照每日的净值折算出当日的管理费,每日挂账,月底像发工资一样一次性支付给诸葛亮。比如今天做到了1300万资产,那么今天的管理费就是1300万*2%/365=712,然后每天都计算一次,月底汇总。
举例:下图为华夏成长的管理费计算公式,各大基金大同小异。
改了管理费的计算方法后,诸葛亮的积极性大增,也更用功了,毕竟客户赚钱了他也能多赚一点。
净值的计算模式方便资金的申购赎回
基金没运作几天,就赚到了500万,隔壁赵云就眼红了,想入伙,跟刘关张说,我出100万,让我也跟着丞相发笔小财。诸葛亮知道了这个消息,当然很乐意,毕竟多个100万就能多拿一点管理费。但是张飞不乐意了,我们投了1000万,现在赚到了500万,你出个100万难道想啥风险都不承担就直接分钱吗?这个倒是提醒了刘备,刘备就想了个办法,跟赵云说,你来的晚,不可能跟我们三兄弟的投入一样算收益,这样不公平,如果你真想投,那么现在的1500万就相当于我们的本金,再算上你的100万一共1600万,你只能占1/16。赵云想了想也对,毕竟人家之前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就同意了。
又过了一周,诸葛亮的运气开始变差了,1600万亏到了1500万,赵云吓坏了,说,你们还有利润,我亏钱了,把钱还我,我要回家。大家一面对赵云的没耐心扼腕叹息,一面想着要给赵云多少钱呢?
刘备提了一种算法,赵云进来的时候占总资金的1/16,现在要退钱,也应该退1/16,就是1500*1/16=93.75万。
关羽也提了一种算法,赵云进来的时候是1600万,现在亏到了1500万,亏了6.25%,那么赵云的100万就亏了6.25万,应该拿回去93.75万。
两个数字一样,于是,赵云领着93.75万伤心的回家了。
这件事倒是提醒了诸葛亮,说以后如果有其他人要进来入伙,每次都重新算下每个人占几分之几,实在是太麻烦了,还容易扯皮。用关羽的算法,算下每个人持有的那段时间基金净值的涨幅就方便多了。
比如刘关张最开始进来的500,300,200,初始没亏没赚就是1,现在涨到了1500万,那么,你们每个人都是50%的收益,就是1.5,那赵云是在你们1.5的时候进来的,那赵云的初始就是1.5,然后重新算从1500+100开始算大家赚了还是亏了。所以,
基金净值代表的不是基金的价格,而是这个基金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赚了多少了。
基金净值代表的不是基金的价格,而是这个基金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赚了多少了。
基金净值代表的不是基金的价格,而是这个基金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赚了多少了。
重要的事情说3遍。
因为净值算法的规则,上涨过程中的大量申购会占老持有人的便宜确定好了净值的计算方法后,“蜀汉基金”开始了平稳的运行,此间有张飞关羽临时用钱取出了一点,也有马超,魏延加入投了点钱。
一年以后,诸葛亮发现,股市行情好的有点难以置信,手里的2000万每天200多万200多万的在增长。于是,黄忠,庞统表示都要参加,一人拿了500万出来,加上原先的3000万“蜀汉基金”规模到了4000万之巨。
等黄忠,庞统的钱到位以后,诸葛亮才发现,股票天天一字板,新来的1000万根本买不进去,躺在银行里吃利息。诸葛亮心理一咯噔,“这个算法有bug,股市快速上涨时,大量新的申购会稀释老投资者的利益!”
什么概念呢?
如果黄忠跟庞统不申购,原先的3000万每天涨300万,那么原先的持有者每人净值增加10%,但是,黄忠跟庞统申购后,因为1000万买不进去,每天还是涨300万,但是资金规模变成了4000万,每个人的净值只能增加7.5%。
这个事情,对各方的利益影响差别很大
对于诸葛亮来说,是好事,因为他每天拿到的管理费增加了。所以基金管理人有意愿在牛市时快速做大规模多拿管理费。
对黄忠庞统来说也是好事,这个钱如果放在外面买不进股票,但是申购基金就能每天赚7.5%。
对刘备关羽张飞这些人就很亏,好不容易碰上大涨,却平白无故被人占了便宜。
所以,有些为投资人负责的基金管理公司,在短期申购数量暴增的时候,会关闭基金的申购通道,不允许新增申购。牺牲管理人的利益,维护老投资人的利益,是有节操的基金公司。另外,如果申购的基金里有即将复牌且未来有拉十几个一字板潜力持仓的,可以通过申购来占点便宜。
总结一下,基金净值越高,代表的是基金的管理人赚钱能力越强,而不是基金太贵了。所以,我们在买基金的时候,参考基金净值就是在考察管理人的赚钱能力到底强不强。基金管理人在净值快速上升阶段是否会关闭基金申购通道,也是基金管理公司是否为投资者着想的重要因素。喜欢请点赞,更多财经问答欢迎关注金融笔记的头条号!